共享空間推薦-自覺已很努力?6個處事態度 看出成功人士層次與你的差別

最近看了一篇很喜歡的文章,我想與大家分享一下。裡面含有些道理應不難理解,當然處事需要的態度亦老身常談。但我們有幾多人能做到呢? 1. 看待事業,心中以夢想為目標 一般人:事業對我來說,主要用途是追求金錢。億萬富翁:我怎麼看待事業?是我追逐、實現夢想的途徑。 我們每天汲汲營營,為的是在繳完房租、帳單和基本開銷後,能夠存下多一點錢。當你的目標是金錢,你眼中就只會看見金錢。但是億萬富翁們相反,他們認為成功、金錢會在追逐夢想後隨之而來。 2005年,蘋果(Apple)創辦人喬布斯(Steve Jobs)曾在史丹福大學給畢業生演講上說:「我相信讓我能夠繼續走下去的唯一原因,就是我愛我所做的事。不管在工作、愛情上都一樣,你必須找到你的所愛。你的工作會填滿你大部分的人生,只有去做你認為偉大的事,才能獲得真正的滿足。如果你還沒發現你的夢想是甚麼,那就繼續觀察尋找,不要停止。當你找到時,你就會知道。」 2. 努力還不夠,要比別人更努力 一般人:我已經很努力在工作了!億萬富翁:我比所有人更努力工作。 天底下沒甚麼白白吃飯的道理,想要成為億萬富翁,自然付出更多辛勞。事實上,他們常常以瘋狂工作聞名。 Tesla電動車創辦人馬斯克(Elon Musk)曾說:「如果其他人每周工作40小時,你要投入100個小時。這樣一來,即使你們都在做相同的事情,你能在4個月內,做到他們一年才能實現的成果。」 3. 要做的事很大,但目標很簡單 一般人:我希望這件事可以達到5個目標。億萬富翁:做這件事,我的目標很單純。 當你希望一件事可以為你達成太多目的,往往會因為太貪心、牽扯太多而難以做好。億萬富翁之所以成功,在於他們做任何事的目的都很簡單。 福特汽車創辦人亨利·福特(Henry Ford)創辦公司,是希望讓大家都能負擔得起買一台好車;微軟創辦人比爾·蓋茨(Bill Gates)則想要每個家裏都有一台個人電腦;Facebook創辦人朱克伯格(Mark Zuckerberg)想要連接人與人之間。 唯有目標單一,才能讓他們專心一致,也使他和團隊更容易把重點放在有利的業務上。 4. 懂得依靠別人 一般人:我可以自己搞定一切。億萬富翁:一個人絕對無法完成大事。 億萬富翁意識到自己不能完成一切,他們也很清楚自己不是世界上最聰明的人。放下個人主義,懂得感激、依靠他人,透過團體合作集思廣益,才能在有限的時間、資源裏,做出最偉大的事情。 5.你做一件事是想着自己,還是為了他人 一般人:我做這件事,是為了自己的好處。億萬富翁:完成這件事,能夠提升所有人的利益。 億萬富豪希望讓世界變得更美好,這不是秘密。以馬斯克(Elon Musk)為例,從Tesla電動車、人造火箭到成立太陽能發電公司,他都試着創造一個更環保、可以能源再生的事業讓世界變得更美好。 你想到的是自己,還是別人? 6.不賭博,是成功的關鍵 一般人:靠着幸運過活。億萬富翁:我準確控制風險。 這裏說的不賭博,不是指進賭場賭錢,而是面對所有事情的心態。作家湯瑪斯·科利(Thomas Corley)在研究富人和窮人的習慣時發現,「77%的窮人每天都在賭博,靠隨機的幸運來保護自己,有錢人則認知到賭博讓你無法控制風險。」 也就是說,你必須盡量控制出錯的可能性,那怕多降低1%也要去做。依賴僥倖過日,是不可能致富的。 大家看完有什麼感覺?我們就感受很深了,我們的Coworking space 共享空間和場地租用都會參考以上態度去經營,希望幫到更多中小公司和獨立使用者。 原文網址: 成功|自覺已很努力?6個處事態度 看出成功人士層次與你的差別 | 香港01 https://www.hk01.com/article/875548?utm_source=01articlecopy&utm_medium=referral

Coworking space共享辦公室是城市發展的標準

在香港, 共享辦公室 (coworking space) 已漸漸多人認識。共享辦公室希望提供一個讓擁有共同想法且志同道合的伙伴能於這個的平台上工作,讓空間使用者通過分享、交流和互相幫助來創造更多的可能性。 近幾年市場發展, 我們對共享辦公室這個理念變得更深更廣,空間變得更多元化,如為學習而設的自修室空間,有為特定行業而設的創業工作空間,也有為初創提供協助及介紹投資者的共享工作空間等等。只要你想出能與共享空間掛鉤的模式,應該已有人在經營了。 在共享辦公室正在百花齊放之時,許多人眼中,共享辦公室仍被理解為「分租地方」或「劏房」等地產項目的商業模式。或者是香港生態環境問題, 令分租、劏房甚至劏鋪變得合理。以為分租就價低,價低就客多,完全有違共享辦公室概念。縱使香港現實如此,但我們願意相信共享辦公室的價值,能夠給使用者帶來的機遇。 如想看那國家或都市發展如何,應該到他們國家或都市的共享辦公室 (coworking space) 參觀一下,因為城市裡想做生意的人多,這個地方一定很多機遇發展,很自然使用共享辦公室 (coworking space)都會很多。相反人們使用共享辦公室少,即是反映出市場不活躍,發展機遇不佳。 當然疫情3年終於都過去了,香港明天就廢除口罩令,足足經歷了945天,疫情3年,香港很多共享辦公室 (coworking space) 都是吉吉如也,包括我們! 不單說創業做生意,就基本的生活已不容易了。我們很理解人們的立場和想法,只好默默守著我們的共享辦公室,做好服務,對好每位使用的朋友。到社會復常時,共享辦公室就能夠連接社區,為大家提供更多機遇的地方。激活3年來內在需要,人與人之間接觸更近,方便生意往來。 或者你不認識或未用過共享辦公室 (coworking space) ,不過今日你們需要開始了解和認識了,因為一個國家或都市發展如何,其中一個標準就是看當地共享辦公室 (coworking space)發展如何。如你們也想香港繼續發展得好,應該開始多使用本港經營的共享辦公室 (coworking space) 了! 2023年2月28日 編撰 地點:觀塘成業街27號日昇中心 / Amphi Studios 有興趣租務/會藉查詢: Whatsapp/ 聯絡:53189498 (馮生) 電郵:easonfung@amphistudios.com https://instagram.com/amphistudios https://www.facebook.com/amphistudios

Coworking space–尋找商務優閒場地必看

很高興踏入2023年,全世界都終於復常了,不論你出國做生意也好,到各地旅遊也好,大家都可以往來了。 當然我們在商務場地方面亦蓄勢待發,準備給通關開放後的公司使用。 因為過往3年疫情,令許多商業都放慢步伐,活動大多都取消了,更不用說出國見客。 現在所有處所放寬,商業往來再度活躍,各家公司都紛紛計劃活動或聚會。 我們位於觀塘的coworking space 共享空間,離觀塘地鐵站4分鐘路程,近APM,四通發達,最適合40人以上的商務活動。 場地有舒適的環境,配合不同的設置營合不同用途。可設置場地給予如商務聚會、周年大會、新品發佈會、中型工作坊和私人聚會等。 共享空間內亦設置多個展示架和產品層架,供不同客人使用需求。 當然場地亦會幫忙代訂到會餐飲,只需跟同事查詢,就可以為你度身訂做一場很愉快的活動。 最後共享空間亦提供場地攝影,讓各公司保留最美好一刻。 快聯絡我們查詢場地或服務。 立即查詢:852-53189498 (Whatsapp/ 電話)

共享工作空間-優化資助計劃 Amphi Studios全力支持

社會創新共享工作空間優化資助計劃 我們AMPHI STUDIOS已經成功註冊成為社會創新共享工作空間優化資助計劃的共享工作空間,我們除了能夠提供場地設施租用,更設立中小企支援計劃,提供一站式服務如拍攝、宣傳、直播等服務,讓有宏大理想、致力扶貧的你們在2023年可以站穩陣腳。 各位社企人,你地係唔係煩緊租金問題,想慳多啲租金?其實社創基金 之下仲有一個社會創新共享工作空間優化資助計劃,話唔定可以幫大家慳番唔少租金。今日為大家介紹一吓呢個資助: 計劃目的:為社會創業家及社會創新企業提供資助租用共享工作空間。 申請資格:社企必須已獲社創基金資助,而且業務是推動香港的扶貧工作。 特別注意事項:如果你申請社創基金時候同時將租用工作室的費用包含在內,就不可以額外申請此計劃。另外,成功申請該計劃者亦不可以再接受政府任何其他形式的租金資助。 資助金額:資助總額上限是港幣$144,000,每個月最多資助$6,000,資助期不多於36個月。 資助模式:申請者必須租用獲計劃認可的共享工作空間。認可名單會於申請者成功申請後,由社創基金專責小組秘書處提供。資金將以實報實銷的形式每月發放。 申請期:全年接受申請 有關計劃詳請可參閱以下網址:https://www.sie.gov.hk/tc/coworkingspace.page 查詢: 社創基金專責小組秘書處 siefund@effo.gov.hk 聯絡電話:2165 7321 一個咁好嘅計劃,無理由會錯過啩!大家記得要報名喇!  

Amphi Studios 共享空間場地服務創新

轉眼就踏入2022年的12月,今年將會很快尾聲,Amphi Studios 共享空間不知不覺匆匆忙忙就經營了1年了。而且今年2022年經歷了高山低谷,真的很難過。我相信不只是我們的共享辦公室和活動場地,同行不論大小公司都紛紛劈價促鋪,為求存活。 縱使2022年經營環境嚴峻,我們Amphi Studios 共享空間服務創新勇敢行前多步,改變過往共享辦公室的單一經營方法。在年尾時獲香港大中華中小企業商會頒發中小企服務創新大獎的傑出獎殊榮,讓這個嚴寒冬天帶來絲絲暖意,評審的肯定亦印證我們創立Amphi Studios 共享空間是有信念,有熱誠和溫度感的。 回顧過去1年,我們Amphi Studios 衷心感謝一些公司和朋友,因為他們的支持,令我們一路成長和啓發新思維。 第1位要感謝是日本公司松本清,他們是第1間相信我們Amphi Studios的大公司。我們一邊服務一邊學習他們公司文化。了解到日本公司管理真是很厲害! 第2位要感謝是香港電影節和ARHTMEDIA,很高興用另一方式和電影合作,亦有機會參與新科技全息影像,這一年因為有這活動,令Amphi Studios變得精彩! 第3位要感謝是張秉權博士和他太太Miss Chan ,張秉權博士是我演藝學院老師。他們不斷用行動支持及鼓勵我們Amphi Studios,亦無私推薦我們共享空間給朋友,他們定期使用場地舉辦研討會和工作坊,讓我們明白什麼是學海無涯,不斷學習會很有趣! 第4位要感謝是陳果導演,相隔14年,竟然在Amphi Studios 再重緣,與他聊天,好像回到14年前在台灣拍電影淚王子時候的感覺,很奇妙,14年過去,怎知陳導演記憶猶新,亦獲得他大大鼓勵,拿了我們Amphi Studios名片推薦朋友,他的行動真的很窩心,有點想哭出來! 最後一位要感謝是MISSY,她是我們的會員,這一年裡面我們經常共渡多過晚上,有喜笑,有傷感,有忙碌,有優閒。她的出現讓我們更清楚Amphi Studios共享空間應該是什麼樣的,什麼類型的客人會長用,我們會幫到到什麼類型的客人,以及反思什麼是共享空間? 感恩這一年使用我們Amphi Studios共享空間和場地的每一位,因為有大家的支持,我們才可以繼續經營下去,為大家服務。 經過1年的體驗,給我們制定出更多人性化和靈活的共享空間和場地租用方案。有興趣的朋友敬請盡早預約。 希望明年2023年各行各業都向好,世界會再到接軌,期待見到你們呢!

Top 15 Coworking Spaces In Hong Kong

Ken Liu | Last Updated: July 2022 原文轉載: https://www.happyhongkonger.com/best-coworking-hong-kong/#Amphi_Studios Amphi Studios The Great Room One Taikoo Place The Work Project Midtown Ooosh Coworking The Hive Wan Chai Banyan Three Commas Metropolitan Workspace V-Co The Hive Sai Kung Eaton Club WanderLoft Uptown Co-Workshop OONIQUE Workupstairs How We Picked  Flexibility. Coworking spaces usually come with membership plans, so it’s good…

觀塘最創新Coworking Space,打造獨特唯美風格共享辦公空間 – Amphi Studios

什麼是『Coworking Space』呢?       Coworking space就是提供彈性租期且有別於傳統辦公空間的辦公氛圍及多元的辦公空間設施,簡單來說就是當您走進一個辦公空間時,即刻感覺到與傳統辦公室不同的氛圍,您甚至會感覺到此時旁邊飄來咖啡的濃醇香味、充滿創意及活力的空間感覺,仔細一看還會發現許多充滿理想的年輕創業人士、跨國公司的菁英團隊圍著大大的方桌在進行討論著新的商業模式,那就很明顯是Coworking space了。 Coworking space的本質就是一群人一起分享一個工作空間,共享辦公空間提供那些不想在家工作、吵雜咖啡廳或校園圖書館等等常會被干擾的場域一個舒適且創意的工作環境。這些共用工作空間除了提供完整或客製化辦公室設備,還有諸如多功能會議空間、咖啡Bar檯、私人討論空間、電話亭、獨立辦公空間、共享辦公空間、餐飲區域等等,這些場域空間是自由工作者、初創企業、中小型企業、外商團隊的最佳且多元創意的工作空間。進駐企業無論大小均可自由調整其辦公空間避免被空間侷限了人才的擴展計劃。 除了上述空間上的吸引力,成本管控是另一個企業需要考慮的重要因素,共享辦公空間的一項特點就是只承租您需要的辦公空間(可以是獨立辦公空間或者共同辦公空間),就可以使用幾千尺的公用空間及各項多功能空間,有別於一般傳統辦公室,在一個傳統的辦公空間當您有會議討論的需求就必需要製作裝修一個會議空間、有貴賓接待的需求就必須要花另外一筆費用製作裝修櫃檯、有同事討論的需求就要製作裝潢一間討論室、有產品發表會或說明會又要花一筆錢再裝修製作空間等等的空間加總起來絕對至少需要承租2000呎以上(公設25%估算)的空間,假如說這些空間一個月只用兩三次其它的20多天都是閒置的這可能是昂貴的成本,而且甚至還要花費一筆費用來維持這些空間的營運。 誰適合Coworking space呢?       對於剛開始創業的人(無論是新創公司或者企業家)來說,Coworking space是一個絕佳的選擇,因為除了可省下一筆可觀的辦公室裝修成本更能夠依照進駐團隊需求彈性擴大或縮小空間,在共享辦公已完整提供的設施環境下,進駐企業或團隊需要花費的建置成本極低,除非是有辦公室客製化的需求,新創創業家、企業或團隊可以靈活運用共享辦公內部資源與網絡鏈結到專業知識甚至是顧問輔導導師及資金需求選項,可作為推出新產品的理想平台。但是!!! 共享辦公不是僅僅適合這些新創企業或創業家而已,根據Coworking space環境的演化已經成為現形辦公空間的趨勢潮流,已經成功吸引許多不同種類的產業進駐及成長。 以下是傳統型辦法室與共享辦公室Coworking Space 支出分別(按年計) 辦公建置項目(估值) 傳統型辦公 共享辦公室 差異 辦公室租金(年) 138,000 144,000 -6,000 上網費用(年) 6,000 0 6,000 辦公桌椅及家具 20,000 0 20,000 辦公打印設備(年) 8,400 0 8,400 軟體防毒費用(年) 5,000 0 5,000 裝修費用 80,000 0 50,000 辦公消耗品費用(年) 5,000 0 5,000 水電費用(年) 18,000 0 18,000 總和(SUM-年) 280,400…

Coworking Space,香港需要嗎?

如果你曾經使用過這樣的空間,或者是曾經關注這些消息,大概也會知道Coworking這個名詞從國外而來,Coworking Space在歐美等國家更為盛行,也發展得更好。有了國外當借鏡,照理說香港的空間產業應該也是蒸蒸日上吧,但為何在外國如此盛行的Coworking Space進到了香港之後,就變的如此難以生存了呢?  從幾個面向來看 地理 法規 價錢 心態 地理部分 第一. 住商分離讓國外辦公空間需求增加,由於住商分離,每天工作進入都會區,是一件再自然不過的事情。香港是個住商混合的社會,隨處都有商家,隨處能辦公,在自己家中附近就能輕鬆找到願意讓顧客久坐的速食餐廳或者咖啡廳,即便相較之下它沒那麼適合工作,依然會有許多人認為,沒有必要耗費額外的交通成本去找一個共同工作空間。因此在台灣這樣的地理環境下,咖啡廳成了共同工作空間的最大競爭對手之一。 政策部分 第一. 住商混合隨處都能登記公司國外由於住商分離的緣故,不論是成立個人工作室或者登記公司,位址都只能在商業區,住宅區是禁止有商家的,創業者、接案者都需要在商業區中個地址作登記,因此需要辦公空間的比例會大幅增加。相反的,香港是住商混合的國家,開店的人可能會選擇住宅區,做這些住戶的生意,初創業的人也會在成本考量下將公司登記在家中以節省租賃空間的費用,造成辦公空間的需求比例下降。 第二. 來不及制定的法律: 在許多法規上,香港都還沒有制定相關的法律,這一點不只是空間產業,許多的新興產業包括直播、電商、Youtuber都沒有明確的法律規範,不論是在稅務或者是其他的條例中都含有許多的灰色地帶,像是稅務方面同一個地址到底能登記幾個、公司登記後空間的稅收比例應該怎麼計算都沒有明確的規範,很多時候其實是由稅務員自由心證,導致許多空間業者及創業家無法拿捏尺度與分寸以做出決策。 第三. 政府提供青創空間給創業家近年來,政府為扶植新創業者,針對新創提供許多的資源,包括青年借貸、業師指導、創業講座、創業補助,也包含許多空間讓新創業者進駐使用,而前期的新創業者若要考慮成本部分,就會以政府提供的空間為優先考量,這些都是政府為新創所做的事,也都對新創有時值得幫助,但政府提供的新創空間壓縮到空間產業卻是必然的結果。 價錢方面 第一. 香港人的消費習慣:普遍Coworking Space中流動座位的月租價錢在$1000~3000左右,相較每天去咖啡店的消費其實差不了太多,但是每天可以去不同間,偶爾怠惰了可以待在家,因此許多自由工作者還是會傾向咖啡廳多過Coworking Space。而這些就是消費習慣的問題,我們總是希望能夠為自己多保留一些彈性,因此如果對於空間沒有特殊要求的工作者,多半會選擇在各式各樣的咖啡廳,用$40 ~100的低消到那工作一整天,在這樣的競爭之下,有些空間開始降價出租,但最後不只造成了部分空間品質的下降,更是讓空間失去原有的利潤導致連生存都出現了問題。 心態部分 第一. 東方人較難打破心防:相較於西方人,東方人個性相對較為保守,在面對陌生人的時候,防備心還是比較強,擔心自己的想法、技術、商業模式被別人抄襲,不會輕易地去向每個人分享自己的產業, 習慣跟陌生人有太多的交流,在挑選辦公空間的時候,依然還是傾向獨立辦公室,即使是在共同工作空間也喜歡用隔板創造出私人空間。這個點上是香港的空間業者還需要去努力創造出讓消費者認同的價值,或者因應香港文化做出空間上的調整,才能讓更多人接受這樣的開放式空間。 第二. 新型產業如何打進本港的市場:香港人對於新事物及新產業,總是會先批評,直到新聞報導或是其他原因造成爆紅,又盲目的跟上,但在相關知識不足的情況下,一窩蜂進入只會造成一連串的倒閉,在倒閉後又開始不斷地批評,就如同共享單車到現在的夾公仔機一樣,但許多產業無法立即獲利,需要長期的經營才能獲得應得的利益,空間產業也是如此,前陣子因為Wework爆紅的緣故,一窩蜂的興起許多的共同空間,包括許多咖啡廳也打著共同工作空間的名號,短期內可能會壓縮到空間業彼此的利益,長期下來卻會促使整個產業的成長,至於那些不是真正用心且願意長期經營的空間,只想趁著風頭迅速投資獲利是絕對無法在這個產業中成功的。 難以生存的Coworking Space,香港需要嗎? 論需求層面,辦公空間是可以被取代的,但Coworking Space的存在是要促成產業與產業之間的碰撞,激出不同的火花,在互相交流之間蹦出新點子,進而找到創新的機會。因此你說這樣的空間有沒有存在的必要,絕對有,並且還是促進地區創業能量的好地方。 努力地做出社區並且壯大它,讓更多的人願意加入這個空間,來與彼此交流、共同成長,這就是共同工作空間存在的必要。 香港第一間Coworking Space開幕到現在也過十年了,雖然在香港還不是普遍到眾所皆知,但有幾間空間也逐漸打響了自己的知名度,並且國外的空間業者在近幾年也開始關注外國的市場,如The Hive、WeWork、Spaces等知名Coworking Space業者持續擴展香港市場,是否也代表著他們認為香港對Coworking Space產業的市場教育已經達到一個水平, 認為有機會將香港Coworking Space這個市場的餅做的更大呢?相信在政府以及坊間業者的共同推廣下,Coworking space也會被更多的普羅大眾所接受,成為我們心中期許的Coworking Space!

共享空間創造空間價值

疫情改變了很多人的習慣,包括公司營運,老闆在手機軟件發報工作日程,同事在家工作,客人在屏幕會談,工作與生活都變得虛擬化。但直到現在還是有存在價值,那就是實體空間!圖書館、速食店、咖啡廳、校內公共空間等,因為面對面的討論效率跟互動價值還是最有效率!類似這樣的情境還有很多,例如:知識型課程講座、工作坊、展覽,但除了面對面的互動價值,還有另一種,就是需要一個空間專心「工作」,例如:直播節目需要有個安靜空間以便收音。 空間的需求一:適合不同活動類型 人們對於空間的需求五花八門,過去,通常就是活動主辦方慢慢搜尋一個又一個的租借空間,自己比價錢,比地點、比設備、比啊比到我心痛!!?現在只要網站平台上,讓你在一個平台裡就可以按照活動需求,搜尋適合的場地,這類型的空間租借平台,如reubird,venuehub等。 空間的需求二:租用時間長度 大家都知道空間的構成包含X軸、Y軸、Z軸,如果上述的需求廣度是X軸,那Y軸就是「需求時間長度」,租借時間可能從幾個小時到幾個月。長時間(相對於幾小時而言)的需求從初創的新創團隊而生,因為初期創業者通常資本不多無法負擔高額的辦公室費用,成員不多也不需要太大的空間,所以「共享辦公室 co-working space」出現了,提供以月或一年短租的租賃模式,提供承租者基本的桌子跟椅子空間,其他零零總總, 一天也用不到幾次的的辦公設備,如:印表機、市內電話、會議室、茶水間、洗手間,通通變成共享的概念(所有承租者共享),並交由專人管理,包含使用規範、維修、清潔整理。 空間需求三:社區連結 對筆者而言,以上的空間租借概念仍屬平面,當人們對空間的需求從類型到時間長度再加上「社區與情感」,那才有了Z軸,衍生的產物就是共享空間價值。 共享空間的價值是從經營上的變化,吸引相關人士到來,不同交流產生而起,有些共享空間包含半開放式咖啡廳、會員日(限會員參加的主題式Happy hour)以及開放場地租借的多角經營,增加空間盈利機會,擴大服務對象,讓共享空間的需求,在這個被風格再造的空間中,變得門檻低一點,簡單自然一點。 創造空間價值:工作與生活平衡 不管是抓住X軸、Y軸還是Z軸,空間業者的共通點都在創造空間價值,但其實除了業者們,你也可以創造你的空間價值,選一間理想的共享空間使用,與經營者和室友合作多些活動,好讓大家形成共生的生態圈。

共享辦公室將會成爲新風氣?幫初創和中小微企業減負

現今世界正歷經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使這個大變局加速變化。世紀災疫與百年變局相互交織疊加,全球資本市場風聲鶴唳,世界進入動盪變革期。然而逆風前行,亦見風口。在當今嚴峻形勢的後疫情時代,機遇與挑戰並存,甚至說機遇大於挑戰,可是產業該如何尋找新機遇呢?新興產業共享辦公空間(co-working space)即聯合辦公室針對此時期特點,創新思路轉變方式,將「幫助初創和中小微企業的新型辦公服務」發揮到極致。 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以來,香港經歷了長時間的閉環,此期間企業的工作模式以及商業寫字樓的設計和供需狀況都發生了明顯變化。爲了阻止新冠疫情的傳播,大部分企業都選擇居家隔離工作,而後來發現居家工作所具有多項益處。首先企業保持了勞動力,其次節省了運營成本,因此本港已出現不少公司已允許或者正考慮允許部分員工長期居家辦公。但大多數時候企業團隊內部是需要不斷溝通交流的,比如定期面對面的開會探討問題;團隊外部則經常需要與客戶見面,洽談商業合作細節。於是爲了解決「團隊內部需要降低溝通成本,團隊外部約見客戶需要找到一個比「家庭辦公室」看起來更正式的場所」等難題,共享辦公室(co-working space)即聯合辦公空間應運而生。 新冠疫情逐漸改變了我們的工作模式和生活方式,使其不斷向「雲端化」發展。雲端化的方式產生漣漪效應,催生產業疊代升級,從而延伸出一系列與之配套的新興產業鏈條。這背後是一場加速數字經濟的連接之戰,戰果是工作數位化轉型的步伐加快。共享辦公室理念在後疫情特殊時期創新思維轉變方式,實現居家辦公的同時,更爲企業提供了一個更安全、更私密和更具社交性的工作環境,未來勢必會成爲本港商業辦公模式的新趨勢。 開放多元化的共享辦公模式使工作極具彈性,更適宜香港靈活自由的工作環境。共享辦公以效率優先打造高效的工作方式,營造輕鬆的工作氛圍,用創新的思維和高度獨立性去解決問題,使員工充分發揮自我才能。作爲靈活性更大、自由度更高的新型辦公方式,可以讓企業擁有更多的自由與寬鬆的工作環境。尤其對於初創型公司來說,能夠提升創業公司的幸福感,給創業者們足夠的自由度去合理安排時間。 最大程度的控制成本 初創企業和中小微企業的發展受到諸多因素的影響,尤其在初級階段,資金、技術、品牌都不占優勢,因而節省辦公成本是一件舉足輕重的事情。共享辦公室提供辦公桌椅、印表機等辦公設備,空調費、物業管理費、水電費等全包,並且贈送上網,企業只需要支付辦公室的費用就可以全包辦公。對於初創企業而言,大大減輕了創業者們的時間、金錢和精力。共享辦公室工作環境高度靈活又獨具風格,讓每一個工作者都能夠體驗到舒適獨特的工作模式。 那麼面對衆多擁有共享辦公模式的企業,我們該如何進行選擇呢?帶著此疑問,我們不妨來探尋一下Amphi Studios共享辦公空間能夠成爲衆多成功創業者獨家祕笈以及受到衆多本港中小企業青睞的原因。 Amphi Studios共享辦公空間位於九龍市區觀塘成業街,方便不同區域客戶前往。周邊有便利的公共交通設施和行車路線,如觀塘地鐵站,APM商場步行都在5分鐘之內。大廈附近爲租戶提供大量的停車位時租/月租。 初創企業和中小微企業受限於辦公室出租的預算,對於辦公室的需求包括辦公面積調整、時間調整、裝修等,而這些多元需求恰好契合了共享辦公室所提供的服務內容。靈活的租期和面積,充滿設計感和時尚感的辦公區,讓創業者們在一個舒適又輕鬆的辦公環境中工作。無論創業者是「單兵作戰」還是中型團隊,Amphi Studios都能滿足不同的業務需求。除辦公空間外,設有休閒區、茶水間、洽談區、多功能會議室和活動空間等功能分區,讓創業者們體驗到辦公的品質和自在。如需與客戶見面,可使用Amphi Studios內的多功能會議室/洽談區。此外Amphi Studios還提供前台客戶服務,確保每天各租戶企業的正常運作,提供如商業地址收發郵件,活動策劃等。 在共享辦公室的模式中,創造了許多増值的交流互動機會。從開放式、半開放式交流空間的彈性規劃,甚至定期安排分享會、活動等兼具娛樂性、知識性的社交活動,增加企業間交流合作的機會,創造可能的業務來往。Amphi Studios爲想舉辦活動的租戶提供了兩個獨特的活動空間。無論活動人數是幾個人還是很多人,共享區域(2000呎)和活動空間(700呎)總能滿足不同人數的商業活動需求。另外在做好基本辦公空間的同時,會不定期舉辦各種創業活動和分享交流會。此舉增多了創業者們社交和分享的機會,更好的實現了共享辦公空間帶來的省時、省心、省力和安全、高效、便捷的優點。 Amphi Studios以「Ampfity your potential」爲核心理念,將「幫助工作者引發才能,拋開辦公的壓抑與束縛感」爲前提,把「實現休閒自由的工作環境」爲目標,精心打造出一個應有盡有的社區辦公環境。在業務上,Amphi Studios用敏銳的眼光洞察需要,利用科技方式不斷設計創新辦公產品服務,爲實現人性化的工作方式而不斷努力;在方向上,Amphi Studios深耕辦公服務的同時,不斷創新激發靈感。配備彩繪風格的休閒商業環境,努力讓不同企業找到適合自己的交流方式,從而高效高質的投入工作,與各類職場人士一同提升進步。 如果您正好需要尋找一個多維度的辦公空間,Amphi Studios非常有幸能爲您解決難題。在這裡,您不僅可以與其他志同道合的人士一起合作交流,也能夠在最低企業啓動成本的投入之中獲得最大的商業回報。   地點:觀塘成業街27號日昇中心608室Amphi Studios 有興趣租務/會藉查詢: Whatsapp/ 聯絡:53189498 (馮生) 電郵:easonfung@amphistudios.com https://instagram.com/amphistudios https://www.facebook.com/amphistudios